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主驊的回應與提問-第1-2章

文/徐主驊

我們現今的生活充斥著族群問題的討論,本書作者提出族群作為一種「想像」,再以此為基礎論述當前台灣社會的族群,或者更精確地說,檢視台灣族群的定義、形成乃至發展,並且進一步探討族群意識與族群認同的概念。

族群,是區分我群與他群的一種方式,作者認為這通常是弱勢者的人群分類想像,並且舉美國黑人為例。我個人對於這個論點倒不十分認同,以美國黑人言,他們今天的不平等地位,難道不是白人賦與的嗎?再者,美國白人難道不認為自己是比較優秀的種族(或族群),因此值得較好的報酬嗎?美國的問題可能是因種族的不同而形成,此與台灣情況不甚相同,不過,我認為在某些情況下,以族群作為分類想像者,不必然就是弱勢族群,甚至可能是優勢族群在競爭有利條件的過程中,已先行將自己與其他弱勢族群作了區隔。

無論從「原生連帶」或「情境論」討論族群意識的產生,似乎仍以「過去有一族群的存在」作為前提,而從情境論觀點來看,族群認同或族群意識其實是族群運動建構出來的結果。族群可能是想像出來的,族群意識或許是建構出來的,但族群是否沒有一些本質性的特質而存在,我個人認為尚難定論,如前所述,若假設族群在過去即已存在,那麼這個族群真的沒有所謂的本質性特質嗎?作者將分析的重點放在:人們是否用族群想像的方式,去思考或理解他們和社會中其他成員的關係?如果會,為什麼?在何種情況下這麼做?固然提供我們一種理解「族群」的方式,不過正因為我們無法清楚定義或追溯族群的界限,因此本書也讓我們能以另一種角度切入過去對族群探討的論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