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夥伴,
近期我們將在客家雜誌開闢一個定期的專欄。這個專欄將提供給客家後生一個學習和對話的機會。目前客家雜誌編輯的提議,將專欄定名為「後生大道」。
這個專欄也許可以讓客家雜誌上定期出現後生人的意見,一方面使客家雜誌透過後生仔的參與,可以展露更為多元的聲音,也許也會讓年輕人較願意去看。此外,我們透過定期寫作,培養我們對於客家更為敏銳的觀察和認識,同時鍛鍊我們的論述能力。
這個專欄可以由大家排定一個輪值的順序,每個人只需要幾個月寫一篇稿子即可,負擔不會太重。
請有興趣的朋友跟我說一聲,請在9/22之前給我回覆。我會在10月初跟大家協調專欄寫作的輪值表。
邀請大家。
介修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2007年9月16日 星期日
後生台灣客家讀書會 邀請大家
各位伙伴,
跟大家提出一個邀請。之前日嘉、小香菇和我有一個小聚會,大家認為應該需要有一個機會,讓我們大家一起寫點東西。透過寫東西,來一起學習、討論和思考,逐漸讓我們平常對於台灣客家的觀察,可以形成比較完整的論述。
這個聚會主要是延續我們之前對於台灣客家新論述的期盼而來。初步的想法是建立每個月一次的讀書寫作討論會。每次由一兩位伙伴根據自己的問題意識發展特定主題的思考和寫作,跟大家分享討論。這個過程如果順利,我們可以將文章集結成冊出版。
下一次我們的聚會在10/7晚上七點,地點暫定台大客家研究中心。將由日嘉、小香菇和我分別先提出初步的問題意識。
歡迎有興趣的夥伴,一起來討論。
底下是關於這個讀書寫作討論會的備忘錄,其中有進一步較為詳細的訊息。底下同時附上小香菇回覆給我的「情書」,也許會讓大家對這個構想有更清楚的輪廓。*
*-----------------------------------------------*
看到介修兄這麼認真把我們當天討論的東西整理出來,看來是玩真的。其中還有出書一事,看起來真令人備感壓力.尤其是這幾天當我在思考一些客家的議題時,才發現自己書唸的太少,對客家這個領域的了解更是薄弱.所以我會覺得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著重於,經由我們彼此的討論,擴充我們的知識,增進我們批判思考的能力還有磨練我們的文筆,至於出書一事應該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目標.但若要讓這個討論有一些結晶,也許可以如當天我們所討論的先從客家雜誌著手,一方面作為小試身手的園地,另一方面也可藉此平台和各界人士交流. *
另外,我覺得當天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份並沒有充份討論到,就是我們怎麼定位自己"客家後生"這個角色,我想,在對這個部份有一個共識後,我們未來的討論才不致於失焦或落入可怕的客家沙文主義中。1988年的客家運動,是客家人士基於客家語言和文化流失所發出的吶喊,但是在中央到地方都有客家事務機關成立、客家電視開播、各大專院校普設客家研究系所的今天,我們應該站在什麼位置,提出什麼樣的論述,則是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
無可諱言,客家運動20年來,客家族群的地位提升了,也有了越來越多發聲的機會,但是客家議題和政治過度結合的結果卻也產生了一些隱憂。政治人物為了爭取選票,不惜做出超出社會公平正義的承諾;一些有心人士也以自己客籍的身分作為縉升之階;更有甚者,客家人在爭取自身利益的同時傷害了和其他族群的情感。對於台灣的客家人而言,現在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當政治的情勢,使得客家族群得以因此不斷壯大的同時,我們忘了站在臺灣二千三百萬人整體利益上來思考問題,另一方面,當我們把太多的精力和投入到利用政治來爭取能見度時,我們忘了反身去深刻體驗和了解自己的文化,而這才是客家文化得以延續的關鍵。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客家族群為了凝聚認同,訴諸悲情和仇恨,而且一直以這樣的立場來爭取自身更平等的地位,但是當時空環境已變,我想,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反省,和更多地親近土地的機會,而唯有當文化的生命力展現時,客家才有吸引人的力量和價值。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也許有些陳義過高,不過還是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小香菇 9/13
後生台灣客家讀書會備忘錄
時間:2007年9月10日 晚上六點到十點半
地點:台北公館
與會人員:日嘉、映汝、介修
討論共識:
* 如果從1987年「還我母語」來算,今年台灣客家運動即將邁入第20年,而在各種客家事務逐漸建制化,如客家部門、研究單位以及媒體的建立之後,作為一個客家的年輕人,從我們這個世代的生活世界中,看不到太多客家運動繼續往前的能量。因此,我們期盼能從大家的集體對話和學習過程中,尋找新的論述和能量。我們期盼的不是繼續建構一個浪漫的客家想像,而希望思索客家運動如何在台灣認同的建構過程中能有更為細緻進步的論述和行動。
* 我們需要一份後生客家對於台灣客家運動的新論述。藉由回顧台灣客家運動20年的論述和行動,立基於當今社會脈絡,提出後生客家對於台灣客家的新觀點。
* 建立每個月一次的討論會。時間在每個月第一個禮拜天晚上,地點暫定台大客家研究中心。下一次聚會時間為10/7(日)。第一次聚會由日嘉、映汝以及介修分別提出自己的閱讀寫作問題意識來分享。
* 每個成員選擇一至兩個自己關心的焦點。每一次聚會由一至兩位成員分享閱讀與寫作的初步成果,於聚會前三天提出自己的問題意識、閱讀材料,自己的寫作文章以及討論問題給其他夥伴。
* 每位成員同時根據台灣客家運動年表格式(介修稍後會提出格式),根據閱讀資料,共同整理台灣客家運動年表。
* 本次討論會預計先試行半年,再依實際進行情況調整或延長期程。參與成員目前為日嘉、映汝、主驊和介修。歡迎其他有興趣夥伴加入,並提出寫作方向。
* 我們將編輯本討論會的成果成書出版。出版進度依大家學習討論的情況而定。
跟大家提出一個邀請。之前日嘉、小香菇和我有一個小聚會,大家認為應該需要有一個機會,讓我們大家一起寫點東西。透過寫東西,來一起學習、討論和思考,逐漸讓我們平常對於台灣客家的觀察,可以形成比較完整的論述。
這個聚會主要是延續我們之前對於台灣客家新論述的期盼而來。初步的想法是建立每個月一次的讀書寫作討論會。每次由一兩位伙伴根據自己的問題意識發展特定主題的思考和寫作,跟大家分享討論。這個過程如果順利,我們可以將文章集結成冊出版。
下一次我們的聚會在10/7晚上七點,地點暫定台大客家研究中心。將由日嘉、小香菇和我分別先提出初步的問題意識。
歡迎有興趣的夥伴,一起來討論。
底下是關於這個讀書寫作討論會的備忘錄,其中有進一步較為詳細的訊息。底下同時附上小香菇回覆給我的「情書」,也許會讓大家對這個構想有更清楚的輪廓。*
*-----------------------------------------------*
看到介修兄這麼認真把我們當天討論的東西整理出來,看來是玩真的。其中還有出書一事,看起來真令人備感壓力.尤其是這幾天當我在思考一些客家的議題時,才發現自己書唸的太少,對客家這個領域的了解更是薄弱.所以我會覺得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著重於,經由我們彼此的討論,擴充我們的知識,增進我們批判思考的能力還有磨練我們的文筆,至於出書一事應該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目標.但若要讓這個討論有一些結晶,也許可以如當天我們所討論的先從客家雜誌著手,一方面作為小試身手的園地,另一方面也可藉此平台和各界人士交流. *
另外,我覺得當天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份並沒有充份討論到,就是我們怎麼定位自己"客家後生"這個角色,我想,在對這個部份有一個共識後,我們未來的討論才不致於失焦或落入可怕的客家沙文主義中。1988年的客家運動,是客家人士基於客家語言和文化流失所發出的吶喊,但是在中央到地方都有客家事務機關成立、客家電視開播、各大專院校普設客家研究系所的今天,我們應該站在什麼位置,提出什麼樣的論述,則是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
無可諱言,客家運動20年來,客家族群的地位提升了,也有了越來越多發聲的機會,但是客家議題和政治過度結合的結果卻也產生了一些隱憂。政治人物為了爭取選票,不惜做出超出社會公平正義的承諾;一些有心人士也以自己客籍的身分作為縉升之階;更有甚者,客家人在爭取自身利益的同時傷害了和其他族群的情感。對於台灣的客家人而言,現在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當政治的情勢,使得客家族群得以因此不斷壯大的同時,我們忘了站在臺灣二千三百萬人整體利益上來思考問題,另一方面,當我們把太多的精力和投入到利用政治來爭取能見度時,我們忘了反身去深刻體驗和了解自己的文化,而這才是客家文化得以延續的關鍵。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客家族群為了凝聚認同,訴諸悲情和仇恨,而且一直以這樣的立場來爭取自身更平等的地位,但是當時空環境已變,我想,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反省,和更多地親近土地的機會,而唯有當文化的生命力展現時,客家才有吸引人的力量和價值。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也許有些陳義過高,不過還是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小香菇 9/13
後生台灣客家讀書會備忘錄
時間:2007年9月10日 晚上六點到十點半
地點:台北公館
與會人員:日嘉、映汝、介修
討論共識:
* 如果從1987年「還我母語」來算,今年台灣客家運動即將邁入第20年,而在各種客家事務逐漸建制化,如客家部門、研究單位以及媒體的建立之後,作為一個客家的年輕人,從我們這個世代的生活世界中,看不到太多客家運動繼續往前的能量。因此,我們期盼能從大家的集體對話和學習過程中,尋找新的論述和能量。我們期盼的不是繼續建構一個浪漫的客家想像,而希望思索客家運動如何在台灣認同的建構過程中能有更為細緻進步的論述和行動。
* 我們需要一份後生客家對於台灣客家運動的新論述。藉由回顧台灣客家運動20年的論述和行動,立基於當今社會脈絡,提出後生客家對於台灣客家的新觀點。
* 建立每個月一次的討論會。時間在每個月第一個禮拜天晚上,地點暫定台大客家研究中心。下一次聚會時間為10/7(日)。第一次聚會由日嘉、映汝以及介修分別提出自己的閱讀寫作問題意識來分享。
* 每個成員選擇一至兩個自己關心的焦點。每一次聚會由一至兩位成員分享閱讀與寫作的初步成果,於聚會前三天提出自己的問題意識、閱讀材料,自己的寫作文章以及討論問題給其他夥伴。
* 每位成員同時根據台灣客家運動年表格式(介修稍後會提出格式),根據閱讀資料,共同整理台灣客家運動年表。
* 本次討論會預計先試行半年,再依實際進行情況調整或延長期程。參與成員目前為日嘉、映汝、主驊和介修。歡迎其他有興趣夥伴加入,並提出寫作方向。
* 我們將編輯本討論會的成果成書出版。出版進度依大家學習討論的情況而定。
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主驊的回應與提問-第1-2章
文/徐主驊
我們現今的生活充斥著族群問題的討論,本書作者提出族群作為一種「想像」,再以此為基礎論述當前台灣社會的族群,或者更精確地說,檢視台灣族群的定義、形成乃至發展,並且進一步探討族群意識與族群認同的概念。
族群,是區分我群與他群的一種方式,作者認為這通常是弱勢者的人群分類想像,並且舉美國黑人為例。我個人對於這個論點倒不十分認同,以美國黑人言,他們今天的不平等地位,難道不是白人賦與的嗎?再者,美國白人難道不認為自己是比較優秀的種族(或族群),因此值得較好的報酬嗎?美國的問題可能是因種族的不同而形成,此與台灣情況不甚相同,不過,我認為在某些情況下,以族群作為分類想像者,不必然就是弱勢族群,甚至可能是優勢族群在競爭有利條件的過程中,已先行將自己與其他弱勢族群作了區隔。
無論從「原生連帶」或「情境論」討論族群意識的產生,似乎仍以「過去有一族群的存在」作為前提,而從情境論觀點來看,族群認同或族群意識其實是族群運動建構出來的結果。族群可能是想像出來的,族群意識或許是建構出來的,但族群是否沒有一些本質性的特質而存在,我個人認為尚難定論,如前所述,若假設族群在過去即已存在,那麼這個族群真的沒有所謂的本質性特質嗎?作者將分析的重點放在:人們是否用族群想像的方式,去思考或理解他們和社會中其他成員的關係?如果會,為什麼?在何種情況下這麼做?固然提供我們一種理解「族群」的方式,不過正因為我們無法清楚定義或追溯族群的界限,因此本書也讓我們能以另一種角度切入過去對族群探討的論述。
我們現今的生活充斥著族群問題的討論,本書作者提出族群作為一種「想像」,再以此為基礎論述當前台灣社會的族群,或者更精確地說,檢視台灣族群的定義、形成乃至發展,並且進一步探討族群意識與族群認同的概念。
族群,是區分我群與他群的一種方式,作者認為這通常是弱勢者的人群分類想像,並且舉美國黑人為例。我個人對於這個論點倒不十分認同,以美國黑人言,他們今天的不平等地位,難道不是白人賦與的嗎?再者,美國白人難道不認為自己是比較優秀的種族(或族群),因此值得較好的報酬嗎?美國的問題可能是因種族的不同而形成,此與台灣情況不甚相同,不過,我認為在某些情況下,以族群作為分類想像者,不必然就是弱勢族群,甚至可能是優勢族群在競爭有利條件的過程中,已先行將自己與其他弱勢族群作了區隔。
無論從「原生連帶」或「情境論」討論族群意識的產生,似乎仍以「過去有一族群的存在」作為前提,而從情境論觀點來看,族群認同或族群意識其實是族群運動建構出來的結果。族群可能是想像出來的,族群意識或許是建構出來的,但族群是否沒有一些本質性的特質而存在,我個人認為尚難定論,如前所述,若假設族群在過去即已存在,那麼這個族群真的沒有所謂的本質性特質嗎?作者將分析的重點放在:人們是否用族群想像的方式,去思考或理解他們和社會中其他成員的關係?如果會,為什麼?在何種情況下這麼做?固然提供我們一種理解「族群」的方式,不過正因為我們無法清楚定義或追溯族群的界限,因此本書也讓我們能以另一種角度切入過去對族群探討的論述。
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
後生台灣客家讀書會 進度: 系列一
讀書會的系列一將選擇王甫昌教授的《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作為讀本。
討論方式為,在每一次大家定期時間聚會前,寫一篇心得與提問,放在讀書會部落格上,進行分享與討論。
讀書會預計進行四次,前三次繳交心得與提問時間同定期聚會時間。
最後一次聚會預計舉辦公開座談,擬邀請作者王甫昌,以及其他客家前輩共同與談,如張維安或者蕭新煌先生等。
閱讀進度如下:
7/29(日) 第一、二章
8/26(日) 第三、四章
9/16(日) 第五、六、七章
第四次時間另訂,閱讀全書,撰寫書評,並且預計邀請作者王甫昌教授與談。
討論方式為,在每一次大家定期時間聚會前,寫一篇心得與提問,放在讀書會部落格上,進行分享與討論。
讀書會預計進行四次,前三次繳交心得與提問時間同定期聚會時間。
最後一次聚會預計舉辦公開座談,擬邀請作者王甫昌,以及其他客家前輩共同與談,如張維安或者蕭新煌先生等。
閱讀進度如下:
7/29(日) 第一、二章
8/26(日) 第三、四章
9/16(日) 第五、六、七章
第四次時間另訂,閱讀全書,撰寫書評,並且預計邀請作者王甫昌教授與談。
後生台灣客家讀書會 緣起
台灣客家需要新的論述和行動,重新開啟新一波客家運動的深化,才能獲得更多客家青年的共鳴和投入。
也許擁有的歷史記憶以及社會位置的不同,我們觀察到台灣客家社團目前所提出的論述以及行動,很難獲得客家青年的共鳴,吸引他們加入客家運動的行列。這使得很多熱心優秀的客家青年從盼望轉而失望,而把他們當初的熱情轉往其他領域。這是我們客家很大的損失和危機。
我們認為如果要號召更多的客家青年願意重返或者加入新一波客家運動的行列,將需要和過去相當不同的新論述、新行動。也許這是我們可以邀請更多朋友一起來構思的方向。當我們看到許多關心台灣本土發展的社團都已經意識到舊論述無法獲得青年的共鳴之際,開始由青年朋友在相關的刊物建立專欄、發表新論述,或者由青年人自我組織開展各種新型態的行動之際,我們感到台灣客家的腳步仍然有點緩慢。
因此我們希望邀請台灣客家的青年朋友一起來,希望透過新世代的朋友,從更為多元開放的態度,由各位長期關心客家的年輕朋友,分享各位過去參與客家運動的經驗與觀察,透過這些經驗對話,共下談談關於台灣客家現階段的困境,並且共同思索可能的出路。
我們除了定期的聚會之外,也希望藉由定期的讀書討論,來進行更為細緻的對話和學習,醞釀形成新的論述和行動的能量。
也許擁有的歷史記憶以及社會位置的不同,我們觀察到台灣客家社團目前所提出的論述以及行動,很難獲得客家青年的共鳴,吸引他們加入客家運動的行列。這使得很多熱心優秀的客家青年從盼望轉而失望,而把他們當初的熱情轉往其他領域。這是我們客家很大的損失和危機。
我們認為如果要號召更多的客家青年願意重返或者加入新一波客家運動的行列,將需要和過去相當不同的新論述、新行動。也許這是我們可以邀請更多朋友一起來構思的方向。當我們看到許多關心台灣本土發展的社團都已經意識到舊論述無法獲得青年的共鳴之際,開始由青年朋友在相關的刊物建立專欄、發表新論述,或者由青年人自我組織開展各種新型態的行動之際,我們感到台灣客家的腳步仍然有點緩慢。
因此我們希望邀請台灣客家的青年朋友一起來,希望透過新世代的朋友,從更為多元開放的態度,由各位長期關心客家的年輕朋友,分享各位過去參與客家運動的經驗與觀察,透過這些經驗對話,共下談談關於台灣客家現階段的困境,並且共同思索可能的出路。
我們除了定期的聚會之外,也希望藉由定期的讀書討論,來進行更為細緻的對話和學習,醞釀形成新的論述和行動的能量。
訂閱:
文章 (Atom)